羊晚报道曾影响文惠乾的人生轨迹,与他有着心之共鸣 读报“叹世界”,古稀情不老
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
从家门口报箱取出羊城晚报,叹茶、羊晚品文——这是报道报古不老怕鬼有鬼网广州老街坊文惠乾每日最享受的时光,也是曾影着心之共他数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。
生于1949年、响文稀情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惠乾文惠乾,可谓沧桑遍历,生轨惟对这份报纸情有独钟。鸣读谈及此中不解之缘,叹世界文惠乾感慨:“晚报陪伴我从青年奋斗,羊晚到工作退休,报道报古不老见证了时代变迁,曾影着心之共也见证了我的响文稀情生活。”在这位老读者眼中,惠乾读报,生轨读的是世事民情,也是人生百味;藏报,藏的是四海风云,也是岁月里程。
报端之声影响人生
拨转时空的胶卷,一幕幕光影画幕在眼前浮现。怕鬼有鬼网对于文惠乾而言,半个多世纪前那段知青岁月,足够一生怀缅。
1968年,19岁的他,刚从广州二中毕业就被分配到清远石角公社插队。“每天弓着腰插秧、割稻、晒谷,干一整天只挣5毛工分,晚上只能点煤油灯,条件十分艰苦。”他回忆道。
十年后,在国家政策号召下,知青们陆续返城,他也回到了广州城区。落实工作时,他却发现自己力有不逮。“单位问我会什么,我只会说种稻子、修电线。”文惠乾并非个例,彼时社会上,返城知青们普遍面临“技能断层”的就业窘境。
时值改革开放之初,涌动的春潮下,变迁在各行各业掀起,教育变革正改写无数人的命运。1980年复刊后的羊城晚报,也将笔触与镜头对准了这股浩荡的青年求知热潮。文惠乾记得,羊城晚报曾有报道记录了新开办的民校里,青年们为学习知识技能挑灯夜读的景象。
“报道对我影响很大。大家学习知识技能时如火如荼的场景,激发了我的斗志。于是,我把在农村磨砺的那股干劲发挥出来,选择脱产学习三年,最终取得了文凭,逐步走上管理岗位。”文惠乾说,在那处彷徨的路口,是报端的时代之声改变了他的步伐走向,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。
也正因如此,文惠乾与羊城晚报结下情缘,数十年来订报读报,乐在其中。每逢盛事有佳版出街,他更一一珍藏。
“你看,2007年的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特刊、2008年北京奥运会珍藏纪念版,还有《神游英伦·2012伦敦奥运会珍藏纪念版》、2009年国庆大阅兵版面……一份不落,我全都收藏着。”说罢,文惠乾还从抽屉夹层中小心翼翼地捧出父亲留下的羊城晚报1957年10月1日创刊号。历经岁月淘洗,纸页色彩虽不再艳红,但字形清晰依旧。
笔墨之情激荡共鸣
作为一份民生大报,羊城晚报始终贴近百姓。笔墨真情,总能触动人心。
尤令文惠乾印象深刻的,是1996年2月26日,羊城晚报头版向社会呼吁,帮帮救人无数、罹患重疾的青年医生关志斌。“读报才知道他因患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,20多万元医疗费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,而且寻找合适的骨髓供者难度相当大。”文惠乾回忆道,羊城晚报疾呼后,不少热心人向关医生伸出了援手,听说次日便有市民冒着严寒赶到报社,提出捐钱,但不肯留下名字。
在文惠乾看来,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之情,最为淳朴可贵。洪涝地震等灾情,他每每捐款助困;邻里大小事,他也是能帮就帮。“羊城晚报树立了风气,教我们要奉献爱心。”老人家笑道。
向上向善的力量在更大范围汇聚,文惠乾与这份报纸有了更深共鸣。
新世纪以来,东深供水工程经历改造,彻底解决水质污染问题,全力保障优质水供港。时任广东江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经理的文惠乾,带队参与改造工程,负责制造闸门、启闭机和输水管道。
其时,羊城晚报深度报道东深供水工程,讲述东江清流润紫荆背后,建设者们的卓绝奋斗。这让文惠乾与有荣焉,“我们当年车间传阅报纸时,不免激动万分——原来我们造的‘铁疙瘩’真能改变历史”。
“见证了时代变迁,也见证了我的生活”,数十载读报不辍,文惠乾对羊城晚报饱含深情。在他眼中,“叹报纸”俨然就是“叹世界”。在前不久羊城晚报举办的读者座谈会上,老人家带着中肯建议与衷心祝愿出席。他期待,有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精彩报道出炉,聚焦经济发展,放眼风土人情。“希望羊城晚报越办越好,坚持自己的特色,更加贴近民心,继续做市民爱看的报纸,我会一直支持下去。”言语朴素,情谊绵长。
人物小档案
文惠乾,1949年生,退休前为广东江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经理。羊城晚报数十年忠实读者,从青年时代,到退休时光,“叹报纸”贯穿了他的一生,也激励他与时代同行、与城市共进。
记者手记
相守相伴,在岁月种满鲜花
相守相伴、纸短情长,这是笔者此次采访最深的感触。
采访中,文惠乾老先生的妻子梁阿姨,在一旁默默倾听文先生诉说。当丈夫饶有兴致地拿出一份份珍藏版面时,她对笔者打趣道,这便是她先生一辈子难得的喜好——收藏报纸,还不让家里人随意“插手”,生怕纸张缺损,成为恒久的遗憾。
同为羊晚老读者的梁阿姨,对这份报纸也钟爱有加。她常以羊晚健康专栏资讯提示家人注意身体,推荐大人小孩用“德叔”推荐的方子清热祛湿……
他们对羊城晚报的真挚,让笔者发自内心感到,一份报纸与读者之间的情谊,可谓“书者有意,读者情深”。
羊晚情缘,仍在延续。今年再度启动的“羊城八景”评选活动,让他们一家几口兴致勃勃,特意掏出家庭相册,向笔者展示“越秀风华”“云山叠翠”等打卡印记。
“人海的人,在岁月种下鲜花。”感恩每一位读者相伴,愿朵朵鲜花,盛放在你我的当下。
致读者诸君
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系统性变革全面启动之际,羊城晚报常态化开展“寻找当年的你”活动,征集读者用户与羊城晚报的情缘故事线索。您可以通过羊城派客户端“记者帮”报料,或私信羊城晚报微博号、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提供宝贵线索、讲述动人故事。
本文地址:http://pingxiang.266588.com/news/094a7199834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